About US

本中心依人才培育及延攬、國內外學術研究、產學合作、國際鏈結、研究貢獻五個面向的發展策略如下:

●延攬國際優秀人才,協同國際名校培育優秀人才
●培養社會情緒素養種子團隊,成立協作教練團與支持網絡系統
●延攬國際優秀人才抵臺進行移地研究、帶領研究團隊
●青年學者共學共好:學者點-新銳學者專業學習社群
●跨校際與縣市實務小組組成,探索系統領導關鍵因素
●獲教育部補助成立推動EMI雙語教學,提升高教國際競爭力
●產業共同培育高階數位科技研發人才

1. 主軸一:創建以文化為底證據為本的全方位學生社會情意教育發展模式
2. 主軸二:建立華人新師道:理論發展、教師情意變化趨勢、與方案介入效果
3. 主軸三:運用生態系統理論於家庭、學校、社區與縣市社會情緒素養的應用與推廣模式
4. 主軸四:智慧科技輔助社會情緒學習的發展

●延續合宜之產官學合作關係,推動正向心理健康促進方案及教育服務
●結合執行功能研究舉辦兒童情緒成長營隊
●擴大新聞媒體與出版社合作露出,普及正向情意素養教育
●積極對外鏈結產業界,孕育社會情緒教育相關產業人才
●產業簽訂產學合作計畫,輸出社會情緒教育學習產品
●研提企業校友投資方案,落實永續發展目標

●遴選優秀人才、青年學者赴外交流,接待境外訪賓
●持續辦理提升學生與教師執行功能、情意技能工作坊與演講,並拓展國際合作機會
●發表具國際影響力之學術期刊,提升引用率並擴充教學研究產量與成果
●持續領導臺灣教育學術聯盟建立跨國合作,推動亞太地區教育合作政策研究
●拓展國際校層級與地方政府層級合作
●產品商業模式,輸出海外教學現場
●推廣認知神經科學取向的執行功能訓練與社會情緒學習實徵教學模式

1. 學生與人際層次:

●培養學生社會層面議題的思辨能力
●關注身心障礙學生的社會情緒發展
●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情緒調節能力

2. 學校與社區層次:

●推動「校級正向領導小組」
●發展數位科技工具輔助社會情緒教學與學習
●促進教師心理健康與專業技能
●強化學校輔導體制之運作
●建立教學輔導案例資料庫、教學輔導陪伴人才庫及輔導陪伴的媒合機制

3. 社會與政策層次:腦健康推廣、教育政策與課綱

●推動118新課綱改革當中正式納入社會情意素養
●推廣運動和腦健康的新知,建立科普網站分享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