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社會情緒學習導論》為臺灣教育補上關鍵拼圖

我們期許培養的是什麼樣的人?

當臺灣學生在 PISA 數學評比中屢創佳績,我們是否曾停下來思考,那些在考卷上拿高分的孩子,真的幸福嗎?他們知道如何認識自己、面對挫折、管理壓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以作為世界公民為榮嗎?

《社會情緒學習導論》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情緒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SEED 中心)主任陳學志教授指導出版,這不僅僅只是一本書籍,更是臺灣教育轉型的重要里程碑。

三大亮點,讓這本書成為教育現場的必備指南

亮點一:系統性整合,從理論到實踐,帶您入門SEL模型

不同於坊間零散的情緒教育資源,本書宏觀地介紹了 SEL 知識體系:

  • 理論基礎:深入淺出介紹社會情緒學習的核心概念與心理學根基。
  • 實證支持:彙整國際間 SEL 教育成效,用數據說話。
  • 在地觀點:聚焦臺灣情意教育現況,進行跨文化省思。
  • 實作策略:提供具體可行的練習方案,不只談理論,更給出方法。

亮點二:破除迷思,SEL 不是「快樂學習」而是「學會創造幸福」

許多人誤以為社會情緒學習就是讓放任自我、追求表面的快樂。本書明確指出:SEL 的核心是培養人們在順境中享受快樂、在逆境中穩住情緒、選擇負責任行為的能力

亮點三:理論與實作並重,邊讀邊練習

本書精妙地設計了各章的小思考活動,並在附錄中提供了社會情緒能力練習活動:

  • 認識自己的情緒腳本
  • 理解情緒背後的需求
  • 學習情緒調節的具體方法

這些練習簡單易行,讓讀者不只是「知道」SEL,更能「做到」SEL,將概念內化為真實能力。

誰需要這本書?

教育工作者

如果您是老師,這本書將幫助您:

  • 理解全人教育的多元性
  • 學習如何在課堂中融入社會情緒教育
  • 啟發您發展具體可行的教學策略與評估工具

家長

如果您是父母,這本書將協助您:

  • 學習看見情緒背後的需求
  • 學習如何培養情緒智慧
  • 建立更健康的親子溝通模式

助人專業人員

如果您是輔導員、心理師或社工師,這本書將提供您:

  • 完整的 SEL 理論架構
  • 實證有效的介入策略
  • 臺灣在地化的實務觀點

所有關心教育的人

如果您相信教育不只是知識傳授,更是生命陪伴,這本書將為您開啟一扇窗,看見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那頭被細繩拴住的大象,是時候掙脫了

作者在序言中提到一個動人的比喻:馬戲團裡的大象從小被細繩拴在一跟小木樁邊,長大後即使有力氣掙脫,卻因過往經驗而不敢嘗試。

我們的孩子,甚至我們自己,是否也被「我就是這樣的人」這種想法困住了?

SEL 的意義,正是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重新相信自己,也重新選擇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從 SEL 出發,讓教育不只教知識,也教「心識」

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懂得管理情緒、建立關係、做出負責任的決定,已是全人發展的關鍵能力。

《社會情緒學習導論》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份邀請——邀請我們一起踏上探索 SEL、理解 SEL、實踐 SEL 的旅程。

正如書中那句深刻的提醒:「孩子不在乎你懂多少,除非他們感受到你在乎他們有多少。」

當我們願意真誠地關心,當我們開始重視那些「不一定出現在考卷上的能力」,教育才能真正回到它最初的樣貌——培養身心健全、選擇幸福生活的人

這本書,值得每一位關心教育、關心孩子、關心自己的人細細品讀。